泉州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将启动 出台40项措施最大限度不扰民
原标题: 泉州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将启动 出台40项措施最大限度不扰民
市区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将启动
路段全长240米 工期240天 出台40项措施 最大限度不扰民
改造后的泉州启动中山路效果图
海峡网讯(泉州晚报记者殷斯麒)备受关注的泉州中心市区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保护提升工程近日将启动,对该路段进行整体改造,中山力求历史风貌得到保护、护提地下管线功能齐全、升工施最景观得到改善。程将出台
泉州中山路是项措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大限度它是扰民泉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也是泉州启动中外文化的串联轴线,承载着泉州市民对古城的中山美好记忆,是护提泉州古城文化的重要载体。
此次改造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升工施最原则,保存原形制、程将出台原结构、项措原材料、大限度原工艺,真实完整地保存该街道建筑物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征。改造涉及建筑风貌、景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夜景照明四大方面,包括了骑楼、路面、地下管网等各个要素,是一项整体修复提升的系统性文化工程。此次改造路段全长240米,改造工期240天,预计明年7月,泉州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及游客眼前。
整个施工期间将最大限度实现不扰民。施工组针对工程出台了40项措施,解决扬尘、噪声、供水供电等问题,从管理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民扰应急处理措施方面加强管理,并增加与居民的互动。届时项目指挥部将邀请中山路10户居民代表参与监督施工,及时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和解决。
核心提示
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泉州中山路承载着市民对古城的重要记忆。作为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七个一”工程之一的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保护提升工程备受各方关注,记者从项目指挥部了解到,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将于近日启动对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进行整体的改造提升。
名片 “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的泉州中山路,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998年沿街立面整修,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现状>>骑楼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管线老化存安全隐患
中山路就像一个“活的博物馆”,那些深藏在街区里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老泉州人如数家珍。就连中山路周边的众多小巷地名亦有着诸多典故。
然而,中山路在岁月流转中老态初现:骑楼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交通不便居民外迁、沿街商业业态转型阵痛……如何在改善中山路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激发街区活力的同时,又能延续和保护古街的风貌,牵动各方人士的心。
昨日,记者走访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发现不少店面前的吊顶都有不同程度损坏,一些店面门前的吊顶缺失严重,有的吊顶甚至悬空,摇摇欲坠。在脱落的吊顶内部以及店铺外墙上,各种电线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一旦出现短路,极可能引发火灾。
“城市在更新,中山路存在骑楼破损、白蚁虫蛀、电线老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地下管网老化严重,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古城办项目建设组副组长、市住建局质监站站长林毅峰介绍,历次对中山路的整治均以各细分专业的具体问题为导向,此次启动的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保护提升工程是多专业协同的综合整治提升,涉及建筑风貌、景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夜景照明四大方面,包括了骑楼、路面、地下管网等各个要素,是一项整体修复提升的系统性文化工程。改造后达到历史风貌得到保护,地下管线功能齐全,景观得到改善的目标。
目前,有关方面已在人民医院旧址建设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保护提升工程指挥部。该指挥部将作为工艺试验区、材料堆放地,还将作为施工段居民电动车停车场,供施工路段的商户和居民停放电动车,进一步便民利民。
方案>>涉及建筑风貌、景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夜景照明四大方面
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将如何改造?据介绍,此次改造路段全长240米,工程工期为240天。根据方案,改造涉及建筑风貌、景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夜景照明四大方面,施工过程以修旧如旧、绿色施工、保护古城为原则,尽力恢复古城风貌。
建筑风貌方面,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保护提升工程建筑分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两类。根据建筑现状摸底,将传统风貌建筑分为细节提升、风貌恢复、加固修缮三类。历史建筑采用原材料原工艺修复和加固破损部位。传统风貌建筑细节提升类仅将门窗更换为与风貌相协调的形式,其余清洗维护。风貌恢复类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影响风貌的现代装修,重新修缮。加固修缮类,立面破损较为严重的结构加固,立面修缮植入功能。建筑风貌努力保持原真性,保护中山路民国时期骑楼风貌,按其建筑本底进行立面修缮复原。此外,还将精细化设计管线,低压入吊顶位置等立面附属设施。针对引线外露问题,有条件的隐藏设置,无条件的美化装饰。
景观交通方面,骑楼人行道宽2.5米,用于步行。综合设施带3.0米,包含花箱、行人步行、休憩空间及外摆空间。其中在距离建筑1.4米处设置固定式花箱。管控车道6.0米,分时段控制车辆通行。
景观设计强化文化主题,植入特色元素。工程的片区内有府文庙、镇南门遗址、金鱼巷、黄氏宗祠等,将进行空间积极互动,引入文化活力。此外,还将植入入口处文化艺术雕塑、文化铜板“中山旧事”、中山路入口文化导视牌等。地面铺装与导视系统多样结合,展示历史文化信息,丰富人行街道体验。
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市政管线雨污分流,增设污水管,改造建筑污水出路,补充完善污水系统。西侧给水管管材废除,东侧给水管管材改造、排水沟更新改造,完善消火栓。通信线路采用架空保护,旧燃气管道废除重建,原有自来水管道废除,金鱼巷以北供电线路现状保护,以南新建。
夜景照明方面将打造相得益彰的夜景名片,结合氛围统一光色,安装符合风格特色的吊灯、装饰灯等。还将增设文化主题景观小品,补充特色城市家具。
技法>>遵循传统老工艺 使用回收旧材料 组建古建专家组
“修旧如旧是保护提升工程的核心要义,我们均使用老工艺、老材料,力求恢复风貌。”工程施工项目副经理黄金钢介绍,在立面修缮、浮雕修复、骑楼加固等工程中均遵循和使用传统工艺,以传统的手法进行恢复。此外,还专门搜集了胭脂砖,石板路也要用老构件,整个工程以恢复古早味为主。
此外,还专门组建了一个专家组,包含有经验的传统手艺老匠人、原先修复文庙的专家、古建筑专家和地方文史专家等,专门研究项目使用的传统工艺、中山路原貌等,经过反复论证和历史考究,综合得出此次保护提升工程的方案,力求细节完美。
不少细节也独具匠心,在骑楼店面的修复中,提供四个方案让业主根据业态进行自主选择,更符合自己店面的定位,而非千篇一律。针对路上的井盖,将结合泉州文化元素专门设计和定制,让整条街的风格充满文化古早味。
施工>>分两段平行施工 加快工期 多措施降低对市民干扰度
“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属历史文化重点保护街区,也是人流、车流量较大的商业街区,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力求减少对市民的影响,最大限度不扰民。”黄金钢表示,此次工程施工要努力争创“市民互动示范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示范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程”。
据介绍,施工工期有8个月,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三个月,包括主路改造、道路硬化等,力争明年春节前主路通行。第二阶段三个月,进行外立面和骑楼部分改造。第三阶段两个月,包括主路面铺砖、景观绿化等。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道路分成两段各120米长的施工段,两段平行施工,120米施工段再分成6个施工节进行流水施工。施工前将表面的沥青抛除。为减少振动,中间的砼路面采用全截面切割成1米的方块,用挖掘机装车外运。
骑楼施工以“不破损原有立面风貌”为前提。在骑楼施工前,将在骑楼柱上设置沉降、位移观测点,对整个骑楼结构进行监测。在骑楼天棚拆除后,进行骑楼现状结构的鉴定。
施工过程中噪音及扬尘污染是居民最关切的。此次设置PM2.5扬尘监控,沿围挡顶部设置水喷雾,减少扬尘。施工过程中噪声较大的切割设备设置可移动的吸音房。采用绿色箱式盖板运输渣土专用车辆,避免泥土外漏,并严格控制装载量,以尽量减少沿途抛洒和扬尘,作业时间安排在夜间,以最大限度避免造成道路拥堵和减少扰民。设置移动式洗车台,车辆驶出工地前,均应进行除尘,避免污染路面。
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在骑楼两侧临时设置供水管道,保证正常供水。供电线路进行保护性施工,不影响周边居民的使用。施工前,电信、联通、移动、广电等线路架空,不影响周边居民的使用。设置24小时保安和保洁,保证骑楼商户的财产安全及卫生整洁。依周边环境合理安排重噪声作业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间,若无法避免时提前通知周边住户。
“整个施工过程加强与市民的互动,全过程接受市民的监督。在施工区域附近居民中选取10户居民代表,聘请为项目环境监督员,及时、直接与居民交流,取得相互理解。”黄金钢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将实行交通管制,机动车、非机动车沿庄府巷、涂门街、百源路、新门街分流绕行,行人可沿骑楼通行。(记者 殷斯麒 通讯员 林朝阳)
(责任编辑:百科)
-
男子喝醉后躺路中间睡觉,车子驶过,将其卷入车底。前日晚上11:30左右,这一幕发生在南安市水头镇荷北路红绿灯附近。事发后,南安消防水头中队立即出动赶赴现场救援。海峡网12月18日讯 泉州网记者傅恒 王 ...[详细]
-
记者今晚获悉,10月4日20时起,广东湛江全市各区台风红色预警生效,意味着湛江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预计12小时内将受其影响,风力达12级以上。建议人员尽可能留在防风安全的地方,注意防御。当台风中心经 ...[详细]
-
8月18日,游客在泉州东海街道蟳埔村戴簪花围拍照。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东南网8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立秋过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村依然“热辣滚烫”。巷子里人头 ...[详细]
-
闽南网10月1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洪方博涛 文/图)“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10月1日晚,&ldqu ...[详细]
-
近日,位于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一家24小时“城市书房”正式开放,本月月底前,其余9家24小时“城市书房”也将陆续开放。这10家“城市书房&r ...[详细]
-
分享推广泉州世遗管理保护经验亚太地区系列世界遗产主题研讨班在泉举行10日,“系列遗产的价值研究与趋势展望”2025年亚太地区系列世界遗产主题研讨班在泉州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塔吉 ...[详细]
-
山西临汾警方:婚庆司机多次恶意别车谎称公安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山西临汾市公安局直属分局10月5日通报,10月3日12时许,邓某男,37岁,尧都区某婚庆公司司机),驾驶车牌号为“晋LE696X”的黑色丰田车在行驶途中,对后方白色比亚迪车辆多次恶意“别停”,并谎称其 ...[详细]
-
中央气象台今天18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台风“麦德姆”的中心4日下午5时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东偏南方向大约52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预计,“麦德姆”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 ...[详细]
-
记者从泉州海关部门了解到,今年1月泉州市共出口茶叶1700多万元、同比增长超过7%。近年来,泉州市茶叶出口一直呈现量价齐涨的势头,特别是价格方面,通过部分茶企努力,实现了茶叶自有品 ...[详细]
-
出伏了,暑热却未真正退场。昨天一早,泉州天空云系较多,阳光“若隐若现”,以多云天气为主,午后局部地区出现了雷阵雨,大部分乡镇最高气温28℃~33℃,闷热感依旧明显。预计今明两天 ...[详细]